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(1403年~1424年)所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,共有二万六千多卷、三十一万九千七百余篇,占地5500余平方米,收集了当时世界上的一切已知知识。其内容极为广泛,涵盖了天文、地理、历法、医学、农艺、技术、文学、艺术、政治、法律、宗教、哲学等各个领域。全书分为五部,包括经、史、子、集、叢五个部分,共约3700万字。
大明御书房的光学专家朱载堉和官员宋濂主持永乐大典的修撰工作。他们从局部资料整理成独立条目,从具体场合归纳成普遍法则,从西域图书翻译为汉文,从外来观念转化为中国思想。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世界观和中国独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。它的出现不仅仅意味着一个时代文化的成熟,更是开创了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编纂之先河。
永乐大典保存至今的完整手稿已经不存在,现存残卷见于国内外多个图书馆。其中最著名的是乾隆帝于1772年下令编印的影印本,现藏于北京图书馆。